邹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山东济宁邹城以四个紧密结合打造圆梦平
TUhjnbcbe - 2023/8/6 20:55: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山东济宁邹城现有持证残疾人2.97万人,其中农村残疾人2.46万人,一级残疾人余人,二级残疾人余人,家庭在抚养或赡养、长期照护、治疗与康复、精神压力等各方面承受巨大负担。近年来,邹城以“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为目标,把助力残疾人发展作为“春天的事业”,聚焦16周岁以上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托养难题,坚持“四个紧密结合”,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以服务整合推动*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向“如康家园”集聚,初步形成“特色多样、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

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强化*府兜底,健全三级助残体系

把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重要抓手,强化*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坚持市级统筹、镇街建设、社区(村)参与“三级联动”,逐步实现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全覆盖。一是市级统筹主导项目推进。把“如康家园”建设作为提升残疾人综合服务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纳入*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列支保障资金万元,出台《邹城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实施方案(-年)》《关于全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建设标准、服务内容、评估和补助经费拨付管理办法,为“如康家园”建设运营划下“硬杠杠”。投资80万元购置了社区康复设备,提升“如康家园”社区康复能力。目前,已建成“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9处,15处投入运营,年内实现“如康家园”镇街全覆盖。二是镇街优质资源建设“如康家园”。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确有所需、建有所用,将优质资源用于“如康家园”建设,把选址布点融入当地“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交通便利,空间相对独立,实现独立自主经营,年新建的“如康家园”中,有8处是依托镇街或村居服务场所建设,2处为社会机构举办;同时,各镇街按照“九室一场地”标准,把“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成为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惠残业务办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高标准配齐功能设施设备和无障碍设施设备,让残疾人“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三是社区联建延伸服务触角。在镇街建设“如康家园”实现“大而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管区或群众聚集的大型村(社区)延伸,依据当地实际,建设“小而精”的残疾人“幸福港湾”,为周边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或文体娱乐等基本服务,将托养照料服务由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逐步向其他类别、等级残疾人延伸。

紧密结合优质资源,整合专业团队,建强特色服务阵地

残疾人需求的特殊性,对康复、托养、特殊教育、护理照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邹城从基层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雷同式建设,因地制宜整合医疗卫生、服务团队、专业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用最小投入提供最优服务。一是托养服务专业化。根据不同类别、等级残疾人的照护需求差异,精准进行分类,因地制宜开展专业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大束镇“如康家园”依托邹城市精神病防治院,致力于为精神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料、康复和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凫山街道“如康家园”依托友爱特殊人员托养中心的优势资源,为残疾人提供了“教育+康复+托养+养老+医疗”五位一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管理服务精细化。实施“如康家园”“4+N”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完善日间照料、社区康复、辅助性就业和志愿服务4项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拓展文体娱乐、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N”项服务。结合被托养人的特点,量身定制托养和康复训练方案,按照专职管理和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不低于1:1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康复、心理、社工等服务人员,建立相对固定的专业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康复、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活动。同时,建立以责任护士、残疾人、生活辅导员为架构的反馈评估制度、监督和激励机制,从服务流程及提供规范、运行管理、基本服务、康复训练等方面总结经验、优化流程,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三是服务链接无缝化。在健全完善“如康家园”内部“4+N”服务基础上,充分发挥“如康家园”助残服务平台作用,汇聚*府单位、基层*组织、企业、志愿团体、医疗保障等专业力量,优化助残*策措施,形成外部服务无缝衔接的“1+7”服务新机制。年,在实施*府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时,结合“如康家园”建设,邹城市为16个镇街“如康家园”各招选了2名公益岗人员,既有效落实了公益岗*策,也助力“如康家园”管理运营提质增效。

紧密结合社会力量,依托协会组织,延伸助残服务触角

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邹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动员更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助残活动,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多层次、个性化、类别化需求。一是村(社区)残协就近就便服务。个村(社区)全部规范完成了残协建设,各残协主席均由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不断扩大残疾人协会的代表面,吸纳残疾人及亲友、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等群体,充实村(社区)残协人员队伍。残协实施网格化服务,统一印制发放了3万余张残疾人服务联系卡,采取实名制形式,一人一卡,为每名残疾人明确了村(社区)残协联系人、助残志愿者联系人、*员干部包保人及其联系方式,公开了镇街残联及市残联监督电话,联系卡上还附带惠残*策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济宁邹城以四个紧密结合打造圆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