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媒体看邹城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邹城政 [复制链接]

1#

媒体看邹城

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以《孟子故里邹城:*府购买服务,为贫困群众提供公益岗位——公益照料“老病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题,报道了邹城市采用*府购买服务,优先为有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的贫困群众提供扶贫公益岗,聘请他们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群众,为持续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质量进行积极探索。

公益照料“老病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每天清晨,照顾老伴起床后,59岁的*庆芝都要到村里9户生活自理能力困难的村民家走一走,看一看有没有起床、扫一扫卫生、问一问需要办的事……

*庆芝是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张家屋村村民,生活的磨难在他古铜色的脸上刻下了千沟万壑般的皱纹。让这位憨厚的鲁西南农民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邻里间的关照问候,竟然成为年济宁市在邹城召开的扶贫现场会主要内容之一。

济宁市扶贫干部们来学习的,正是发端于张家屋村,后被邹城市推广的*府聘请贫困群众开展的“老病残”照料行动。

从借钱看病到万元存款

*庆芝的妻子患有精神残疾,需要常年住院;女儿也有一些智力障碍,婚后无法照顾父母;而家里仅有的3亩地,年收入也就多元。

即便有*府的救助,*庆芝的日子也过得艰难。每次妻子住院,他都要东家西家借钱,然后就是想方设法还债,日子就在“借钱—还债—借钱”中循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庆芝说。

年冬,正在院子里扫雪的*庆芝,迎来了走访的村*支部书记*庆红,“老哥哥,你这长期在家里也不是办法啊,不出去打工挣点钱,日子可怎么过?”

“唉”,*庆芝一声长叹,“你嫂子生了病,我要是出去打工挣钱,她连吃喝都弄不了。”

一句“连吃喝都弄不了”,提醒了*庆红:全村有10户19名贫困群众,60岁以上的12人、有残疾的6人,其中3位60岁的老人患有残疾,这些群众的吃喝都要有人管。“要是村里出点钱,让*庆芝一起照顾了,不就能让这些群众都受益吗?”

村*支部研究后,与*庆芝达成协议:村里补助*庆芝,由他负责日常照顾全村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群众。

对于这份既能照顾妻子又能增加收入的工作,*庆芝打心眼里珍惜。每天他都要到服务对象家走一走,从日常护理到清洁卫生,从监督用药到代为采购,事情虽小却暖心。

年7月5日,*庆芝到米传文家送东西,叫了几声没人应,只听到其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米计涛嘟囔了句,“睡了,睡了”。*庆芝赶紧冲到米传文床前一看,眼睛睁不开、话不能说、连晃都晃不动,他立即向村里报告,和村干部一起把米传文送到邹城市急救中心,挽救了脑血管已经破裂的米传文的生命。

年,邹城市推广了张家屋村的做法,*府提供扶贫公益岗位,优先聘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为60岁以上独居老年人、“一户多残”家庭和患大病贫困户等特殊群体,开展以“扫扫院、做做饭、看看门、办办事”为主要内容的“老病残”照料行动。就在这一年,大束镇也为*庆芝每月增加了元岗位补助。

尽管“工资”不高,但*庆芝很幸福,“算上低保和残疾人补助,每年有元左右的收入。现在不仅还完了债,而且有一万多元的存款,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办不了的事能办了

米传文家是典型的鲁西南农家院,四间平房、两间偏房围成的院子里大部分地面硬化,角落是*府帮助修建的厕所,旁边是一块绿油油的菜地,房间里电视、沙发老旧却干净整洁。

“菜是*庆芝帮忙种的,家里的卫生也是他经常来打扫。”65岁的米传文说,自己先后两次突发性脑梗,都是*庆芝及时发现,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看着坐在边上一言不发的儿子,米传文说,“人老了病了,腿脚不便,想出去找人唠唠嗑,还不放心家里的儿子。要不是*庆芝每天来说说话,闷都闷死了”。

事实上,渴望看看外面的变化、与三五老友聊聊天,是*庆芝服务对象的普遍心愿。*庆芝做过非正式调查,大家想法最集中的居然是“赶集”。

在邹城乡村,5天一次的赶集日,承载了老人们无数的记忆。那次调查以后,每逢赶集,*庆芝都开着三轮车,拉着老人们寻亲访友找人唠嗑。

唐村镇前葛村村民葛文全,操持着一个让人心酸的家庭。

72岁的葛文全,肢体残疾4级,走路需后仰才能保持平衡;妻子杨桂真,同样是72岁,肢体残疾4级,走路要前倾才能保持平衡;儿子葛井新45岁,精神残疾2级,常年在精神病院治疗。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家庭。

老夫妻多年拾荒,废品堆满了院子。精准扶贫开展后,仅从院子里清理这些废品,手扶拖拉机就装了整整18车。

葛文全最担心的是,26年前建房用的电线是最便宜的,五六年前就严重老化,四处都能看到裸露的铜线,“自己换不了,也没有钱请人换,要是出了事可怎么办?”

年夏,因残疾不能干重活的宗维年,被前葛村安排扶贫公益岗。一“上岗”,他就为葛文全家换灯泡、换线路,“治”好了老葛多年的心病。

左手拉着记者,葛文全的右手在院子里一划拉,“以前这里都是堆的废旧垃圾,现在清爽了。这些年来没有*和*府,我们家吃不饱;现在*和*府又派人来照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我打算开春了再在院子里种些花,把日子过得亮亮堂堂的”。

看庄镇孟官村村民马昭岩,同样受益于扶贫公益岗的精心服务。

肢体残疾的他,卧床了七八年,前两年刚买了轮椅,一心想到屋外看一看,但家里到院外有台阶,妻子一个人有些无能为力。

村里同样是扶贫对象的王召民,到任扶贫公益岗后,把他家所有的台阶改成了斜坡,马昭岩终于能够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想到的,*和*府给办了。你没想到的,*和*府也给办了。”马昭岩说。

提升脱贫质量要久久为功

“邹城开展的‘老病残’照料行动,实质是*府购买服务,优先为有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的贫困群众提供扶贫公益岗,聘请他们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群众,让这些群众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这是邹城持续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一次积极探索。”邹城市扶贫办综合科负责人孙凯说。

截至年底,邹城市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但一些因病、因残、因学收入骤减的家庭仍然零星出现,“这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也是未来持续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难点”。

“老病残”照料行动的开展,提供了个扶贫公益岗位,既提高了“上岗”群众的收入,又照顾好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群众,实现了两全其美。

不仅如此,“老病残”照料行动还解放了他们的家人。扶贫公益岗上门照顾马昭岩后,妻子李明玲就在镇*府的协调下,到附近的玩具厂打上了临工。

市扶贫办负责人付长锋说,多年前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正在共产*人的接力奋斗中成为现实。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孟聪

审核:张琦牟巧环

终审:赵波

往期精彩回顾

远义彬调研驻邹企业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

邹城人,这些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从“一墙证”到“一个证”邹城审批让企业告别“证痛”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zcsrmtzx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