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选各地过年风俗大不同邹城的春节习 [复制链接]

1#

山东各地春节大年三十的习俗

年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所谓“年穷岁尽”,也是新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界点。大年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名为“守岁”。晋朝已有守岁之俗,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顾名思义是守候新岁。

临清:早饭多数人家吃全菜(杂烩),把藕盒、炸肉、炸丸子、粉条、猪肉、牛肉、鹅肉、*花菜、大白菜加豆腐(豆腐必不可少,寓意“都有福”)一起煮好,主食是发糕和枣卷。

莱芜:把除夕夜守岁叫做“熬五更”,一般是老人找老人,青年找青年,妇女找妇女,大家凑酒钱,一边饮酒,一边谈笑,但不能喝醉,有的是一家子喝五更酒。

即墨:年夜饭要吃豆腐和鱼,叫做“福有余”,要吃芋头,叫做“粘合”(意思是团结和睦),要吃黍糕,叫做“年年登高”。

胶东: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家家制作供品,有鸡(吉祥)、鱼(年年有余)、圣虫(蟠龙,面食,一般在腊月二十八蒸好,年三十半夜供上,过了正月十五撤下,至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吃掉)、团圆饼(用面做成太阳的形状,分层蒸熟,染色,忌日供上,初一中午全家分食)、小米枣饭、水果、蜡烛、香纸等。有吃年夜饭的风俗,除夕半夜吃饺子、吃面鱼(鱼形馒头),此时人们没有食欲,但非吃不可,一般都吃一块“鱼头”或“鱼尾”,寓意“头尾都有余”。

德州:在各个角落里放灯碗、彩灯、玻璃灯等,意味着驱逐黑暗迎来光明。男女老幼于除夕穿上新衣准备过年,尤其是妇女儿童,不仅衣着漂亮,而且还要戴花,老太太戴石榴花,媳妇戴梅花,姑娘戴牡丹花,男孩子胸前戴上钱排子(用红线穿钱编制而成)以示红火。

临朐:上午清扫卫生,叫做“除尘”、除厄运,从里向外扫,取意“除旧布新”。用一根木杆挑起灯笼,竖在天井里,民间叫做“竖灯笼杆子”。

蓬莱:年三十午饭有三样必不可少,一是米饭,二是肉,三是龙须菜。米饭主要是大米和小米,吃剩的称为“陈饭”,叫做家存“陈粮”。龙须菜又叫三须菜,就是把海带、白菜切成细丝,加上粉条一起煮好,俗话说:“吃了龙须菜,一年又顺又发财。”

山东各地春节正月初一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年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们仍习惯把它看作年节,俗称“过年”“阴历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鲁西南地区:早上不能把鸡、鸭、鹅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搅乱了年,其他如牛、马、狗、猫等家饲动物,都得到优待,有的人家用五谷杂粮喂牲口,牲口吃饱后,再用扫帚从牲口头上往下扫,扫出什么粮食来,就意味着这种粮食丰收。

临清:初一拜年时,由男子和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过自家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神位,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纠纷怨气,此谓“拜团结年”。

龙口、蓬莱一带:初一早晨有些特殊活动:一是照虚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红烛,掀起炕席照照,然后把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驱除黑暗,把邪气统统赶出去;二是压窗台,把用面粉做好的各种面花于初一早晨放到窗台,十分美观。三是打秋千,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嘱咐,攀着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这样长得快。四是放压缸钱,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一年不会干旱,五谷丰登有余钱。五是丢圣虫(蟠龙),初一早晨,女主人先把年前用面蒸的圣虫放进粮囤和面缸之中。“圣”是“剩”的谐音,丢圣虫取“剩余”之意。

邹城:有捣老鼠洞的风俗,初一早晨,用擀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证粮食安全。

莱芜:有初一送家堂的习俗,人们上坟、烧纸、鸣炮、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回家以后把家谱收起来,春节祭祖仪式遂告结束。

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饭喂鸡,据说鸡吃一粒米,就能下一个蛋,把各种食品端给狗吃,据说狗先吃的东西,必定丰收。

郓城: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大年初一早晨,儿童起床后一声不响,先去紧紧抱住椿树,同时唱“椿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材料,俺长长了穿衣裳”。

微山县南阳镇:年初一由儿童擎灯笼上街,跳跃欢呼唱吉利歌谣,俗称“喊发”。所唱歌谣有多种:“发财!发福!买地!盖屋!”“发来!圆来!元宝轱辘家里来!”

山东各地春节正月初五的习俗

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传说姜子牙封妻子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大概人们为了避穷神才称这天为“破五”吧!古时人们把破五看成春节后一个重要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因此大家都置办酒席,燃放鞭炮,欢天喜地接财神。

临沂、邹城:妇女这天不出门、不梳头、不动针线,据说动了针线就会招蝎子、蚰蜒。

沂南:撤家堂轴子,吃炸糕,扫院子。据说这天扫院子不招蚂蚁。

龙口:称这天为“路头日”,初五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这天煮水饺要故意下破几个,掌柜的在厨房外高声问:“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回答:“挣了。”以此来图个吉利。

临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煮好饺子,上供,烧纸,叩头,接着把神主牌位收存起来,只等三声炮响,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集合起来,排着队伍前去上坟,叫做“送老祖宗回家”。

茌平:称这天为“五穷”,放鞭炮谓之“赶五穷”。

单县:这天通行送财神,为了消除病患,家家户户都有人到村头或十字路口送瘟神,一大早就焚香烧纸,祈求瘟神远走高飞,让一家人康泰平安。

山东各地春节正月初七的习俗

正月初七为“人日”,俗称“人七日”,也叫“人胜日”。传说女娲是世间万物的始祖,在制造出鸡狗猪牛马羊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郓城:当地民间传说人日是玉皇大帝的七姑娘的生日,妇女在这天用秫秸、布条做一个“七姑娘”,扶着她先转井,再转碾台和磨台。

邹城:祭祀火神祝融。

沂南:推磨压碾,送天地神。当地的未婚女子在这天落日前,用初一早晨发纸时用过的红筷子,到灶王爷前占卜,预测婚嫁吉凶。

淄博、潍坊:此日吃各种野菜做的小豆腐。

寿光:于人日“树消息”,削三木片,以轴贯之,联以丝车,剪彩为络丝娘,悬之高杆,以验风占岁。

龙口、招远: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吃面条以祝人们健康长寿。

单县:早晨吃饺子,现吃现包,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