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实施国民基础和个人储蓄的双层养老金结构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于下月召开之时,社保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加紧推动。近日有专家提议建立覆盖所有人、打破身份区别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实施 国民基础养老金 和 个人储蓄养老金 的双层结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陈昌盛建议推行 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 ,主要由中央和省级*府承担支出责任,保障标准低但均等化,由国民普遍享有。这些建议都具有解决*府在基本社保领域责任缺失的积极意义。我国已确定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 统账结合 为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但*府承担的责任不足。社会统筹是指社会统一筹集、统一管理和统一支付的社会保险形式,是一种国家主导的平抑分配模式,而个人账户是国家强制个人为养老而做的强制储蓄,参保者应对该账户拥有明确的所有权。制度设计的初衷本是把集体保障和个人激励结合起来,但现实中走形,社会统筹部分不足而不得不向个人账户进行缺乏规范性的拆借,造成个人账户 空账 。这就使所谓的从 现收现付制 向 统账结合 的转型有名无实,让人怀疑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和发放能否保障。个人账户 空账 如何补救?一个主流观点是需通过国有资产填补等方式充实,但具体实施迟迟没有方案。*府对未来的养老金缺口是否将由财*等方式承担,目前并没有作出令人放心的承诺。由此引起的人们对养老的恐惧和信任缺乏,导致许多人不愿参与社保,这正在逐渐侵蚀社保制度本身的合法性。我国养老制度的改革是要从原有国家包揽模式退出,但退出方式缺乏公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继续由国家支付,而且养老金替代率高于企业员工,已被视为一种身份歧视。目前社保基金统筹层级的提高、推迟退休年龄和社保基金投资保值增值等成为讨论热点。但养老金投资入市因金融市场不规范而存在巨大风险,单靠推迟领取养老金也只是权宜之计,无法弥补未来的庞大缺口。所以社保制度的总体思路应更新,而不是只做技术性修补。当前社保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让现有劳动者负担旧体制之下的福利制度改革成本。养老金缴费率已高到无法再高却仍无法弥补缺口,这已不断加大企业的压力和扭曲劳动者的激励机制,因而只有*府承担起更大责任才能走出困局。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未来中国的老年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对于他们*府要设置一个基本的保障线,以保障其免于恐慌的自由,确保基本的生存和健康权。鉴于此,构建以中央*府主导的国民基础养老金或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保障所有老人在晚年免于恐慌的自由,进而弥补*府公共服务缺位是必需的,至于其资金来源可要求国企每年上缴固定红利等加以满足。同时,鉴于*府提供的基础性国民社保计划主要是满足居民最基本生存保障的公共服务,那么提高居民老年生活的质量则适合实行市场导向的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即以财*税费优惠鼓励个人和企业选择自愿参加的以个人账户积累为主的养老保险体系,如当前职工社保体系可在*府做实个人账户等基础上,脱离*府主导体系,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从而构建推动以*府提供国民基础养老金为塔基、私人养老金储蓄账户为主体的双层社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