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辅导、防疫科普、国学教育、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这个暑假,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雏鹰课堂”热度持续攀升,人气火爆,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为扎实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济宁市总结推广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工作的成熟经验,创新采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明校园+爱心企业+大学生志愿者”运行模式,将“雏鹰课堂”打造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共建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平台。
聚焦全环境立德树人,打造“四位一体”育人环境
注重融入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济宁市依托“雏鹰课堂”,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开展“文明家庭讲文明家风”活动,将各级文明家庭请进课堂讲“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开展“雏鹰课堂家长会”活动,为家长赋能,将“雏鹰课堂”拓展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大课堂。
注重发挥文明校园作用。为了进一步将文明校园的优质课程、特色课程分享给更多学生,全市文明校园骨干教师组成文明校园志愿服务队,参与“雏鹰课堂”教学活动。这些志愿者围绕德育、美育、体育、礼仪,把思维训练、科学探索、生态研究、手工制作、曲艺表演等本校特色课程和“习惯养成”“大阅读”“适美少年”“礼仪教育”等育人品牌原汁原味的带到了“雏鹰课堂”里。通过经典诵读、美文赏析、情景演绎等课程,提高学生们的文学艺术素养;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做谦谦君子;通过劳动实践、创意手工等课程,锻炼学生的生活动手能力;通过象棋、围棋、羽毛球、武术等体育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家长、学生参与活动提供场地、设施等硬件支持;爱心企业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资助,同时组织企业爱心志愿服务队开展“为小”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承担课堂打卡签到、疫情防控、教学辅助等工作;利用社区场所、公共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游基地为孩子们开辟“第二课堂”。
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联动全市网络资源,为更多的未成年人提供线上课程服务。鱼台县选拔出27名新“小主播”,录制31期小视频,内容涉及疫情防控知识、优秀传统文化、地方风土文化等内容,面向自己的小伙伴开展宣讲。打造空中“云课堂”,积极扩充云课堂视频内容,录制“爱国主义故事”“科普云课堂”“文明礼仪”“孟子故事”等寓教于乐的视频内容,让更多的孩子足不出户体验精彩内容。
丰富课程设置,开启五彩缤纷暑期生活
“雏鹰课堂”活动内容在融合德育、美育、体育、礼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活动形式,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多彩的假期生活。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把“雏鹰课堂”搬进济宁市博物馆,带领20余名少年儿童,参观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搬进“雏鹰课堂”,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用毛笔亲手写下“尊重师长”“孝顺父母”等字样,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根植于心;在邹城市中心店镇“雏鹰课堂”,教师志愿者为孩子们揭秘网络诈骗背后的种种骗局;金乡县兴隆镇将“雏鹰课堂”搬进了镇司法所,以“普法讲堂”为主题开设青少年法庭模拟课,为学生和家长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法治教育课。鱼台县“雏鹰课堂”专门开设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烙画葫芦非遗传承人姚辉介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以烙铁为笔,在葫芦上进行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汶上县康驿镇的课堂上,老师从泥塑的基础知识讲起,让孩子们认识这门传统技艺,通过教授搓、粘、捏等技巧,带领孩子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泥塑作品。
暑假期间,济宁市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开设“雏鹰课堂”个,结对共建学校、企业个,招募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余名,组建“雏鹰课堂”志愿服务队支,让名少年儿童在“雏鹰课堂”享受多彩生活,在炎炎夏日收获快乐成长。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吕光社通讯员姚明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