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崇印
本报记者陈巨慧
“三月三”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萌芽成形,魏晋时期正式定为上巳节,此后民间逐渐将上巳节称为“三月三”。三月三与岁时信仰有着密切关联,同时又蕴含着古老的生殖崇拜。在邹城一带,三月三当天,至今还保留着祭祀人祖——伏羲女娲的古老习俗。哩哩啦啦爷娘庙
邹城西南以凫山为中心,包括滕州、微山、泗水等广大区域内,分布诸多伏羲女娲文化遗存。在凫山一带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多有伏羲女娲人首蛇尾交尾图。民谣“黑风口、龙马道,哩哩啦啦爷娘庙”,正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邹城一带尊称伏羲女娲为“爷娘”。在邹城方言中,不少地方称父亲为爷,称母亲为娘,爷娘即指爹娘。据康熙五十四年《邹县志》载:“人祖庙二座……一在县西南隅六十里东凫山之西麓……民间至庙祈子,有求必应,俗称爷娘庙。一庙在城南二里。”
凫山爷娘庙,亦称羲皇庙、人祖庙,位于邹城西南郭里镇,是鲁南、鲁西南最大的伏羲女娲庙宇,每年三月三,方圆几十里内的群众都会前来烧香许愿、祈福求子,车水马龙,盛况空前。爷娘庙始建年代无考,据传,尧舜时期便曾在此设祭坛供奉先祖伏羲氏。元朝《重修伏羲庙碑记》中记载:“伏羲都陈……至周任、宿、须句、颛臾四国,风姓,祀太昊有济之祀……当时庙斯山麓,亘古今存。”正史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地理志》,庙内原来有后唐长兴二年重修碑刻,这说明至少在唐末五代时期,邹城境内的爷娘庙就已初具规模。后经宋、元、明、清多次维修,形成东、中、西三路,殿、庑、阁、楼百余间,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年,爷娘庙毁于战火,仅存5根八棱石柱和5座赑屃驮石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南人祖庙位于邹城老县城城南,南约米处是孟府孟庙,北约米处是邹城老文庙,东是子张祠,北是子思祠。现已不复存在,仅存有一条因它命名的人祖庙街。此庙历史典籍中没有太多记载,其记载多与凫山爷娘庙一并叙述。元《岳出谋碑记》记载:“(建人祖庙)非谄神以求福,而为报圣神之功。可谓行合典礼矣。”据当地老人讲,此庙不大,“殿三间,单檐*瓦硬山顶,庙门有十几级台阶”。但与凫山爷娘庙承载着同样的功能,主要是为方便县城中出门不便的人也可随时随地祭拜伏羲女娲。*水干了立人烟
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百王之先,有关伏羲的记载在先秦典籍及以后历代的古籍中也屡见不鲜。司马贞《三皇本纪》中,比较完整地勾画了伏羲女娲的事迹和功绩。其传说至今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邹城也不例外。
《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峄”的诗句,凫山与峄山,为邹城市境内文化名山,在当地风物传说中,自然与伏羲女娲关联在了一起。凫山,属泰沂山脉中段一个相对独立的低山丘陵,由十几个山头绵延组成。东峰叫东凫山,又名承雀山,传为女娲出生地。西峰叫西凫山,又名八卦山,传说伏羲在西凫山顶悟道,画八卦于此。峄山,为我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齐鲁名山归岱峄”之美誉。峄山山如卵垒,有女娲洞、五华峰、八卦石等景观。相传峄山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乱石从天上滚滚坠落而叠成。
滚磨成亲的故事,在当地百姓口中也言之凿凿,当地还有老磨台、盘古遗址、八卦台、龟头石、老龙沟、炼石台等景观。据说故事也发生在邹城市郭里镇东西凫山一带,讲述的是洪水过后伏羲女娲奉天意成婚繁衍后代的神话。伏羲女娲本为兄妹,一次洪水之后,世上只剩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他们分居在东西凫山山顶,天神托梦让他们成亲繁衍后代。梦里天神还嘱托他俩:“如果认为荒唐,你们兄妹俩可每人持一扇磨盘,同时把磨盘从山上往下滚,如果两扇磨盘能滚到一处并合在一起,你们就成婚。如果不信,你们兄妹俩还可各拿一双鞋的一只,分别从东山、西山往下投,如果投到山下草坪上,两只鞋能排在一块你们就拜堂成亲。如果还下不了决心,你们兄妹俩可再用一种方式,你手拿一根长长的线,你妹妹手拿一根针,你在东山把线向西山抛,如果线穿入你妹妹的针鼻中,你们就要结为夫妻。”兄妹俩醒来后按照梦中神的嘱咐一一照办,结果一一应验。尽管这是天神的旨意,兄妹俩还是不肯,哭泣着唱:“东凫山,西凫山,天连水来水连天。多咱哭到*水干,*水干了立人烟……”“多咱”为方言音译,意思为“什么时候”。谁知,*水很快干了,他们知天命难违,二人便成亲婚配,生儿育女,繁衍人类。至今,当地依然传唱着“东凫山,西凫山,天连水来水连天。多咱哭到*水干,*水干了立人烟”这首古老的歌谣。据民俗学者说,这些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与其他盛行伏羲信仰的地方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就是与地方风物的结合是“就地取材”,与神话传播的特性完全吻合。唐王重修,敬德监工
关于爷娘庙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
早在大唐贞观年间,唐王李世民御驾东征高丽,尉迟敬德为先锋官,回归路过凫山,人困马乏,兵无食粮,马缺草料。看山间云雾浮动,数里不见人烟,唐王将士,士气不振,就地而坐。唐王手持有征东带回的一株秧苗,对天长叹:“困死我矣!”
欲睡时,只见东方山脚下,霞光闪耀,云开雾散,现出茅舍一间,徐徐青烟。见此光景,唐王为之一振,缓步涉至,舍内见一老太太灶前烧火,唐王躬身问道:“老人家,此为何地,山属哪山?”“地属爷娘所持,山为‘无根山’,曰‘浮’。”老太太头也没抬地回答道。唐王又问道:“原来是凫山!老人家,我乃大唐东征回归,兵困此地,你可有食物予俺充饥?”再定神看,老太太头披银发,满面红光,着一身青粗布夹衣,系一*绫丝带,站立揖礼迎敬笑曰:“我乃孤寡老婆,以善为本,隐居山下,并无多粮款待,锅内盛有稀粥,您若不嫌,取来用之。”唐王甚喜,谢后取之。
说来奇怪,全*将士,均已吃好,锅内稀粥仍未减少,唐王见士兵饱餐一顿,精神倍增,心里高兴,可战马垂目,无力登程,向何处寻求牧场?这时,唐王想到白发老人或许有万全之策,还需求她帮助,随即将稀粥锅送还老太太,并问道:“人得饭饱,甚喜敬谢,可战马缺粮,无法兼程,还请老人家相助。”“无木为本,无苗不生,若有秧苗一株,可引百草丛生。”老太太边说边将唐王从东方带来的一株秧苗端在手中,挥动腰中丝带,轻轻一甩,只见凫山坡下,犹如绿毯覆盖,枝叶茂盛,马得饱草,如鱼得水。全*士气大振,再看老太太,却无影无踪。相传是人祖娘娘降世,救唐王于危难之中。
唐王班师回朝后,和宰相杜如晦说起此事,杜如晦对唐王说:“凫山一带乃人祖伏羲、女娲故地,是神助我主也。”唐王为感人祖爷娘伏羲女娲之恩,特令尉迟敬德带着大批官银,修庙以祭祀爷娘。
尉迟敬德急忙快马加鞭,赶到了凫山一带。可到了凫山一带后,他才突然想起来,当初离京之时,光急着赶路了,竟忘记问唐王人祖娘娘显灵的具体方位了。这可怎么办?尉迟敬德揣摩半天,凭着唐王描述的印象选了一个平坦的地方,就下令修庙。谁知,刚修好地基,到了夜间竟无缘无故地塌陷了。尉迟敬德听完来人禀报,大为吃惊,这还得了?就下令另选庙址。可是,选了好几处地方,都如同第一次一样,刚刚修好地基就在夜间无缘无故地塌陷了。尉迟敬德再也不敢随意动土,亲设神坛大祭人祖爷娘。三天后,他刚刚上完香,回到*营,就见东方山脚下,突然云开雾散,一霎间霞光闪耀,一鹤颜白发老太太出现他面前。尉迟敬德知是女娲娘娘显灵,赶忙虔诚下跪:“女娲娘娘,敬德奉命前来报答您的搭救之恩,可敬德是个大老粗,老是选不对庙址,请您明示……”“有山无根、东西相望、凫鸟栖居!”说完,女娲娘娘便化作一股五彩云飘飘仙去。
尉迟敬德知道自己选错了地点,再次拜谢后,下令全*将士马上寻找有凫鸟生活的无根山。很快,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一片群山脚下,只见山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两个山头远望若水上之凫。尉迟敬德大悟:“此地乃人祖爷娘供奉地啊!”于是,下令修庙。不到半年,一座宏伟的爷娘庙便修建完毕。从此香火鼎盛,信人终年络绎不绝。
据说,人祖庙庙谱中曾有“唐王修庙,敬德监工”的记载,也曾有碑文为证。至今,庙址后仍有几十块几吨重的方形巨石铺成的高台,相传是尉迟敬德的点将台。拜祖朝圣上凫山
高禖求子是三月三上巳节的三大古老活动之一。闻一多先生在《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中分析,夏人所祀之高禖为涂山氏,即女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一,在凫山爷娘庙一带都会举行庙会和祭祀活动,但以三月三为最盛。这样看来,爷娘庙庙会与上巳节的祭祀目的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先民的高禖祭祀活动虽已被后人遗弃,但三月三求子之俗却流传至今。
届时有数百里的香客,专程前来祈福求子,共同祭拜人类的始祖。爷娘庙庙会上,南船北马、客商云集,远近香客、善男信女前往祈福求子,素不相识者也热情地互相打招呼:“姐姐,你来看咱娘了。”“我来了,你也来看咱娘了,妹妹。”男子们也热情地称兄道弟,好像他们是一母所生一样。据说,古代庙会期间,男女也可以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借此机会可与心上人约会,这带有浓厚的三月三文化遗存。
民国初,凫山爷娘庙庙会依然鼎盛,朝客如云。年,鉴于爷娘庙不复存在的事实,庙会从爷娘庙村迁移到郭里镇,与祭拜伏羲女娲逐渐分离。“文革”期间,庙会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庙会逐渐在民间兴起,但主要以物资交流为主。年,庙会又从郭里镇重新迁回爷娘庙遗址旁,但其规模已远不如前。
年农历三月三,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凫山爷娘庙恢复祭祀伏羲女娲大典。祭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朝拜广场举行现代缅怀典礼,跳八佾舞,击鼓鸣钟,恭读祭文。第二部分在遗址进行上古祭祀典礼。上古祭祀仪式上,祭拜人员身着兽皮树叶、脚穿草鞋,在巫师的带领下跳祈求风调雨顺的灵星舞。现场使用牛角号、陶鼓、骨笛、陶埙等乐器演奏。上古仪式,现场比较有视觉和听觉冲击力,首次亮相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第三部分为文明礼仪祭祀典礼。上古仪式结束后,依古代太牢之礼,共同祭拜伏羲女娲。庙会也随之重新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