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第一杯奶茶喝过了,你吃过立冬的第一顿饺子了吗?
立冬
立冬吃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一由来众说纷纭,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的一种说法——张仲景与“祛寒娇耳汤”。
相传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后,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2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传闻哦,一些医书上确实记载了祛寒娇耳汤的方药,专家研究后确实有驱寒功效。那么历史上的张仲景又是怎样的人呢?
张仲景——乱世立志,撰写医书
张仲景(约公元~年—约公元~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他创作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年)时的公元年、年、年、年、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
可惜的是,由于《伤寒杂病论》成书时代太过久远,原本及手抄本早已在历史更迭中散失,现在我们所见的版本多是魏晋著名医家王叔和所整理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王叔和——编整《伤寒》著述《脉经》
王叔和(—年),名熙,汉族,西晋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伤寒杂病论》,经王叔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纂整理后,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使原书更加丰富、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也就是流传至今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一千多年来,这两部著作一直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成为我国医学伟大的经典著作。这是王叔和在发展我国中医事业中做出的一伟大贡献。
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是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的作品。
这里肯定有人疑惑啦,怎么,把古人的书用自己的话再编辑一遍,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吗?难不成中医都是啃老本吗?唉!此言差矣!来看看一位以“第一”著称的大佬吧!
孙思邈——继承创新,力求精进
孙思邈(年—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在中医学上首次主张治疗妇女儿童疾病要单独设科,并在著作中首先论述妇、儿医学,声明是“崇本之义”。
非常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在他的影响之下,后代医学工作者普遍重视研究妇、儿科疾病的治疗技术。
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
重视预防疾病,讲求预防为先的观点,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
孙思邈还是中医史上著名的“第一”狂魔
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中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
大佬的凝视
1.医学巨著《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2.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5.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6.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7.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8.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9.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10.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11.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12.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3.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14.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15.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物变家种。
16.首创地*炮制和巴豆去*炮制方法。
17.首用胎盘粉治病。
18.最早使用动物肝治眼病,动物肝富含维生素A。
19.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彀树皮富含维生素B1。
20.首创以砷剂(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1.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
22.首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2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虚心学习、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
24.第一个发明导尿术。
年,新冠疫情在世界上蔓延开来,与年单用西医不同的是,此次中医也在对抗疫情取得卓越成效。许多报道中也时常提到“温病”一词,那么你知道,“温病”一词从何而来吗?
说到“温病”,就不得不提到两位吴姓医家——吴又可与吴鞠通。
吴又可——编写瘟疫论,开创疠气说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际,是“温疫学派”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有《温疫论》一书,开成了一套温热病的辨证论证方案。
历史书
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揭示瘟疫病原
突破六气致病的传统观点,提出新的传染病病原观点。
·总结瘟疫侵犯
将瘟疫病的传变从表里两大方面总结,归纳为“九传”
·探寻治疗药物
达原饮与三消饮
·创立瘟疫学说
形成一个较系统的温病辨证论治纲领,提出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充实祖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
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吴鞠通(--),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三焦辨证
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是继叶天士、薛雪之后的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
同时,三焦辩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吴鞠通对中医学的贡献,可以说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可见该书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既然聊到了中医四大经典,那就来考考大家吧!
中医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涉及到中医四大经典的三本了,那么有谁知道作为四大经典之首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吗?这里卖个关子,答案我放在下一期啦,顺便预告一下,下一期我们来聊一聊那些西医名家的故事吧!
文稿:朱雀
排版:朱雀
无季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