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初中时,语文课本中有吴伯萧的《菜园小记》,文中有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其兮,可以濯我足。大家都听过这句诗,却不知道这沧浪之水到底在哪。其实这地方就在我们枣庄的山亭区的山里面。
我们枣庄本地人叫白了:沧浪淹(yan平声)。
每年逢农历三月三,沧浪渊逢庙会。因为这儿是仓老爷成仙的地方,所有非常有灵气。
最早这句话的出处是《孟子、离娄上》,记载孔子听到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与弟子分析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各地史志上说有沧浪的地名的就有许多,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中收录了屈原的《渔父》,中有这首沧浪歌。因为史记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这首歌在全国广泛流传。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渔父在哪儿学了这首歌,只知道屈原是楚人,想来应该在楚地吧,但是楚地大了,所以各地文人附庸风雅,弄出了诸多叫沧浪的地方。
所以应该是这样的,沧浪歌,在孔子之前就流行了,后来传到了楚地,渔父听到唱了给屈原听,屈原有感写了《渔父》,汉司马迁写入史记,于是大家到处建造叫沧浪的地方。
大家不知道具体位置的原因是我们的沧浪渊太小了,也太偏僻了,山亭区至今仍是全国著名贫困区,所以就算是孔子来这儿洗过头,泡过脚,外面的人也不知道。而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那个时候,哪知道却为此事宣传及证明。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都是听歌,你说应该谁听的准吧。
如果说是孟子杜撰孔子听孺子歌,就算是孟子听的这首歌,也比屈原早,因为孟子比屈原大三十多岁,虽孟子比较长寿,但是屈原写渔父应该是在跳汩罗江之前不久的流放时期,其实那时,孟子已经死了十来年了,不可以去抄袭屈原的作品。孔子(前—前年)孟子(约前~前)屈原(前—前年)。
如果朋友说,大家都知道孔子去过楚地,可是你想一下孔子就算到了楚地听了当地一首民谣,也不可能听懂他们的方言,不信,如果你是山东人,去听听湖北人说说话,只怕咱听不懂几句话。
再说,我们枣庄离孔子的老家曲阜也就是几十里路,沧浪渊地方虽不大,但是这是个非常有灵气的地方,孔夫子带着弟子到我们枣庄转转是很正常的事,孔子说过的话很多,但是大多还是在山东地界说的,比如,孔子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原文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东山也不在别处,就在离曲阜不远的邹城。现在东山叫峄山。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考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