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记忆可能是一段时光,一个场景,一些亲人,也可能是一种味道。这些图拍摄于邹城石墙镇上九山村、枣庄山亭区、淄博淄川区、章丘文祖镇三德范庄等地乡村。对于很多山东人来说,煎饼卷大葱就是他们舌尖上的故乡。
煎饼的制作是把当地盛产的小麦、玉米、地瓜干等粮食打成糊状直接在烧热的圆形铁鏊子上烙(煎)制而成。当地人世代相传着这一饮食习惯,成为鲁南地区民俗和饮食文化的一种景观。它浓缩着在外山东人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
搅煎饼面糊很讲究技术。譬如沂蒙山区的酸煎饼,吃起来很筋道。它的用料主要是白苞米、*豆和大麦,比例为5:2:3,将它们浸泡一昼夜,泡得有点酸味最好,用石磨磨,之后滤渣,滤好的面糊放上面起子,啥时面糊成面筋状就可以上鏊子。
各地的煎饼也各有特色。譬如,济南的煎饼有上百种,有咸的、甜的、辣的、海鲜的,烟台的煎饼多是海蛎子、大虾、巴鱼等味的,而沂蒙山区则以酸煎饼最有名。虽然做法都是在鏊子上摊或推,但主要原料的配法是关键。
做煎饼有两种操作法,一种是用小鏊子,将倒在小鏊子上的面糊用T型推子推成与鏊子大小后就熟了。另一种是用大鏊子,这要用T型推板在鏊子上不停地推,将面糊推成与鏊子大小,发*即可。
传统的煎饼呈圆形,片状,直径近一米左右,以薄、酥、香、脆为标准,以摊鸡蛋、柿子,撒芝麻、椒盐等佐料为上品,食用时叠成方形块状或卷成长条形;倘若用葱蘸甜酱卷煎饼,那就成了地道的山东名吃——煎饼卷大葱。
在如今的鲁南农村,四十岁以上的女性80%都会烙制煎饼。因为在过去的年代,烙煎饼是农村未婚女子的一门必备技艺,同做针线女红同等重要,从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如果一个村姑不会烙煎饼,那简直就是很大的缺陷,连婆家都难找。
在乡村,摊煎饼得先磨面,再用鏊子,摊煎饼时热气腾腾,大人孩子都喜气洋洋,特别是困难时期,煎饼的香味飘到邻家,飘到街上,会引来不少孩子……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烙煎饼也非常讲究技术和火候,火大了容易烤糊烙干,火小了又不熟难揭;摊得快沾不满鏊子,摊得慢又受热不匀……有技术高的妇女可同时在两张鏊子上烙制,左右开弓,上下挥舞,舀摊碾揭,忙而不乱,简直就是劳动的舞蹈,每小时可烙十几斤煎饼。
就像吃北京烤鸭必须配薄饼一样,吃煎饼必须卷大葱蘸酱。画面是在章丘文祖镇的一幕,当地的大葱青葱林立,也算小有名气。
曾有民谚说:煎饼卷大葱,越吃越添膘。至今许多山东人在回忆成长经历时总会深情地说:我是吃煎饼长大的!正是这不起眼的煎饼,养育了这方土地上的生命,让一茬茬的生命成长、壮大。由煎饼想到家乡,由家乡想到母亲,由母亲想到故土,成为一种“情结”。
曾经一位台湾老兵多年后回到山东老家,第一顿吃上了煎饼卷大葱,一口下去,两行热泪……无论天涯海角,提起煎饼卷大葱,山东人总会咽口水,常年漂泊在外,如若能吃上一顿,就会更加想家……
现在,煎饼也能在不少城市的饭桌上见到,而且花样翻新,但最多的还是传统的煎饼卷大葱。虽然很多民间传说难以考证,但规律表明,在一种传承久远的食品背后往往是悠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煎饼卷大葱也不列外。
这是名副其实的“煎饼卷大葱”,也是名副其实的山东文化。“不管走到哪里,总想吃家乡的煎饼!”一个小小的煎饼,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山东人,同时也培养着故乡人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更牵引着从故乡外出的游子们的思乡*。
(新浪山东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