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建统领作用
发挥市委*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牵头制定市委*建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市委落实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年度任务安排等文件,明确工作职责,层层传导压力。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动全市*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工作。牵头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涉及组织工作问题整改,深化整改成果。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内*治生活若干准则,加大督导指导力度,持续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创新出台基层*支部组织生活“十条标准”,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制度,推动*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推动把市委常委所在支部建成示范过硬支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突出抓好理论武装
不断加大理论教育和*性教育力度,全面完成*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集中轮训,全市共举办培训班余期,培训干部9.9万余人次。充分发挥市委*校主阵地作用,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单元”,*的理论教育和*性教育比例达到总课时的77.6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的十九大精神课时量达到*的理论课的74.55%。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品课程,1门课程入选中组部全国好课程推荐目录,4门课程入选全省好课程推荐目录,数量居全省第一。4个案例入选全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攻坚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二。抓实*内集中教育
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扎实整改“四风”问题。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推动常态化制度化,真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市个县级领导班子、1.75万个基层*组织、43.3万名*员积极参与,带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全省城乡居民评价调查中,我市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立足职能抓好*史学习教育,举办1期*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1期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2期市委*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班,在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任职暨廉*教育培训班设置专题教学单元,实现县处级干部培训全覆盖。做好干部*德教育和*史学习教育结合文章,打造“四大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聚力服务大战大考
聚焦疫情防控,牵头组建社区疫情防控组,组建支“*员先锋队”,1.4万余名队员带头冲在疫情防控前线,11.2万名*员、楼长、网格员和村(社区)干部奋战一线,*员自愿捐款余万元。选派个工作组开展“四进”攻坚,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决胜脱贫攻坚,全市余名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组织书记和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与基层*员干部群众合力防疫情、全面奔小康。深入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提拔重用、晋升职级25人,火线发展*员21名。抓好评选表彰工作,6名同志和5个基层*组织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员、先进基层*组织,5名同志和1个基层*组织被确定为全省“抗疫榜样”,让*旗在重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济宁市优秀共产*员、优秀*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组织表彰大会
坚持选贤任能激励担当实干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好人、用对人,是头等大事。始终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以*治过硬、思想解放、勇争一流、敢于担当、狠抓落实、廉洁自律“六个标尺”评价衡量干部,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以结果论英雄的“三个导向”,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精准选用干部
出台《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突出*治标准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干部*治素质档案,把*治标准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治上不过关的“一票否决”。年以来,连续5年开展干部工作专题调研,精准了解领导班子运行和干部现实表现情况。研究制定干部宏观管理“四管十二条”,受到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加强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强化宏观分析和平时研判。出台领导班子建设和年轻干部配备提升总体规划,常态化抓年轻干部工作,常态化抓老中青相结合。实施百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工程,深入实施“”计划,动态储备名优秀年轻正科级干部人才,适时调整更新,始终保持“一池活水”。培养锻炼干部
聚焦提高干部*治素质和专业化能力,开展精准培训,市级层面谋划实施了“双提双助”“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提升领导干部八项本领、七种能力‘八七工程’”等系列培训工程。目前,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举办高端专题班次期,培训干部1.39万人;县级层面共举办专题培训班次期,培训干部4.38万人。注重在指挥部一线锻炼干部,集中抽调余名优秀年轻业务骨干,到挂图作战指挥部、项目建设一线经风雨、长才干。加大干部“走出去”学习锻炼力度,年以来,选送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部委、中央金融机构(企业)及发达地区等挂职学习锻炼;选派8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学习锻炼。在全省率先建立干部执行力和工作实绩档案,全面记录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治表现、日常工作、承担重要任务等情况,及时掌握干部现实表现。*旗在一线飘扬,干部在一线奋战,一批批“*员突击队”“青年尖刀班”以昂扬的斗志创造了“内环高架速度”、文化中心“全球瞩目建筑品牌”等一批高质量发展的经典案例。济宁市“干部一线培养机制”被《山东组织工作》《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
严督实管干部
*要管*,首要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关键是从严治吏。健全干部监督制度体系,出台《济宁市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信访举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加强风险防控,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提名”。强化*治监督、履职尽责监督、选人用人监督和日常管理监督,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深入开展“三超两乱”、“裸官”重点整治、“带病提拔”干部倒查等专项治理工作,从严查处违规用人问题和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制定《关于对市管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办法》,精准用好提醒函询诫勉手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抓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查核比对,对漏报、瞒报的领导干部严肃处理,有关工作情况受到中组部检查组领导肯定。加大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力度,深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信访举报总量连年下降,受到省委组织部高度肯定。正向激励干部
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充分发挥考核激励约束导向作用,每年优化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引导各级各部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抓落实、求突破。在年省对市考核中,济宁市综合排名全省第3、获“一等奖”,取得了自年省对市开展考核以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重大突破。其中,市委组织部牵头承担和参与的3项定性指标均被评为“好”等次,“人才发展成效”得满分。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现公务员平时考核全覆盖。制定进一步解决困扰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七条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和严惩诬告陷害行为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着力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干事创业。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做好省市“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推荐和表彰工作,开展“最美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示范单位”选树宣传,全市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氛围更加浓厚。坚持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基层是*的执*之基,力量之源。坚持把抓好*建作为最大*绩,深化实施“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有关做法被评为全国组织工作教学案例一等奖,并纳入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教学课程。启动实施“基层*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建工作示范市,“*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济宁路径”被评为“全国城市基层*建创新案例最佳案例”“全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案例”;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农村基层*建、农村*组织“三力”提升工程两项工作,入选第五届全国基层*建创新典型案例。全国城市基层*建创新论坛暨创新案例颁奖仪式抓关键促责任落实
市委认真履行管*治*主体责任,构建日常督导、专项督查、年底考核、述职评议“四维量化”基层*建考核评价机制,压实各级*建责任。研究制定《关于规范县、乡*委和部门*组(*委)抓基层*建工作责任的意见》《关于建立县、乡*委书记抓基层*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各级主责主业意识。每年召开年度县(市、区)委书记和市直有关*(工)委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责任和抓基层*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对点评的问题,督促逐项抓好落实。制定《济宁市基层*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基层*建工作“蓝*红”三色管理台账》等,实施书记抓基层*建重点突破项目,有效传递压力。按照“双基、六化、十二行动”工作体系,制作《济宁市基层*建“”重点任务推进图》,对基层*建重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
抓*建促乡村振兴
将抓*建工作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我市“打造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建强村*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做法,被评为—年度山东组织工作创新奖。高质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一肩挑”比例实现突破,年龄、学历结构实现“一降一升”,各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实施“归雁回引”工程,在宁波、杭州等地设立“归雁回引”工作站,逐村培养后备力量,全面消除3年以上未发展*员村。选聘优秀村*组织书记担任乡镇*委“特聘组织员”,推进村*组织书记队伍专业化管理。实施村*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赋能培训计划,突出*治素质、综合能力培训,分类型分产业把村*组织书记培训一遍。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锻炼,依托济宁市农村干部学校,共完成名农村基层干部中专、大专学历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推行村*组织领办合作社联盟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村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2%。研发使用农村“三资”管理阳光在线系统,加强“三资”监管,规范村干部履职用权。组织开展“村村到”村情分析会诊活动,建立软弱涣散村*组织动态整顿长效机制,推动晋位升级。着力健全*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群服务中心抓统筹促整体提升
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全面提升基层*建质量。在城市,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建工作示范市建设,聚焦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围绕严密组织体系、健全四项机制、抓实四红项目、擦亮一个品牌,健全城市基层*建“”工作机制。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赋予街道“5项权力”的“1+5”制度体系,持续推进街道赋权增能减负。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体系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3岗18级薪酬体系,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待遇。深化网格化*建,加强居民小区*支部建设,目前已建成个,覆盖98%的居民小区。抓好“红帆驿站”“红色物业”等工作,目前,家物业企业已建立*组织,共建成个“红帆驿站”,推行“红心公益”“红色代办”便民服务5万余次,受益群众15万余人次,擦亮“*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建品牌。在两新组织,以“红帆领航”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两新组织*建“百千万提升工程”,培树了省市县级示范培育对象家。加强园区*建、楼宇*建,建成m2的济宁市社会组织*群服务中心,成立济宁市两新组织*建实训基地,选派“红帆”*建工作指导员名,全力推进“企业片、商业圈、产业链、行业线”*建共同体建设。在国企,认真落实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推动*建工作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在机关事业单位,认真落实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积极推进机关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系统抓、抓系统”的机关*建工作格局,开展中小学*建示范校创建,全面推行*员医护人员佩戴*徽上岗。抓载体促作用发挥
印发《济宁市*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推行示范*支部创建和评星定级管理。加强*员教育整体谋划,制定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实施方案》。《乡村“百度人”》荣获全国*员教育微视频十佳精品,《春风龙湾湖》《“追梦人”系列》分别获年度全省优秀*员教育电视片特等奖、一等奖。深入开展农村*员分类管理省级试点工作,推行农村、城市社区*员档案县级集中管理,建设*员*性提升实训基地。抓好*员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省委组织部将我市确定为“灯塔—*建在线”应用功能创新拓展试点单位。建立*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五支队伍下基层”和第一书记工作,扎实做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工作。创新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市县选派2.5万余名*员干部,组建个民情书记服务队,“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强*建、促发展”。目前,累计走访群众.35万户,接待群众.39万人次,收集诉求14.01万条,解决13.04万条。民意“5”来听行动被评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坚持广汇英才打造人才高地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是城市竞争之本、动能转换之要、创新活力之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完善人才制度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推动人才集聚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有机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人才助力产业转型”经验获评第四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
*策惠才
年出台“新旧动能转换16条”,年出台“人才新*20条”,年出台“产业人才10条”,对人才,从高端到基础都有支持措施,对企业,从引才用才到平台建设都有奖励扶持,保持*策竞争比较优势。优化工作机制,出台《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高层次人才;全市调剂0个事业编制,建立编制“周转池”,支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创新青年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支持事业单位联合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科学规划书记项目,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从年起,连续两年实施*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市、县(市、区)两级*委书记分别结合工作实践,研究确定各自人才工作项目,带头实施、聚力攻关,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济宁特色的人才工作亮点品牌。开展“人才*策送企业”活动,实施“*策敲门”行动,对*策落实进度用“四色图”进行标记、销号管理,保证人才*策落地,切实增强人才获得感。精准引才
绘制“十强”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建立济宁籍在外人才库、产业领*人才目标库。连续举办两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近个海内外优质高层次人才项目参赛,评选获奖项目85个。实行重点企业引才“配额制”,支持企业精准引进高层次领*人才。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与北大、清华等6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专家教授来我市挂任科技副职,助力科技创新和县域经济发展,我市被评为全省科技副职工作先进单位。鼓励有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到北京、上海等智力密集城市设立46家“人才飞地”。建立“青鸟计划”青年人才联络站(招聘联络站),加强与青年人才的日常联系。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邀请在校大学生来我市开展实习实践和科研攻关,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实施“事业单位优才计划”,优化提升“孔孟之乡?文化济宁—名校人才直通车”引才品牌,留济来济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首届“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科学育才
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构建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本土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实施“青动力”企业家培养工程,优选青年创业企业家、二代企业家,对接知名高校商学院和行业头部企业等合作开展培训,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和人才意识,打造了一批青年企业家标杆企业。实施名家领航行动,分行业组织开展文化名家、杏坛名师、杏林名医、金融之星等优秀人才培育评选。组建全省首家实质化运作的技工教育集团,目前集团内院校数量达到20家、职业培训机构9家、企业家,趟出了一条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经验做法被国家人社部发文推广。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招募合伙人名、落地项目个、带动就业1.7万余人,《人民日报》头版、央视《新闻联播》宣传报道,并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济宁市企业家大讲堂服务留才
优化市县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设置,为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提升“圣地人才一卡通”服务功能,提供生活安居等23个方面优惠便利,按年度开展专家人才健康查体,协调办理优秀人才的家属随迁、子女入学等问题。强化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打造“人才e家”,集成人才需求摸排、人才工程申报、人才待遇兑现等多项服务功能。做实人才金融服务,丰富“人才贷”产品体系,向高层次人才及所在企业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人才贷”1.3亿元。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组织开展国情研修,建立市县两级*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积极推荐专家人才担任各级*代表、人大代表、*协委员,提升了人才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评选首届济宁杰出贡献人才10名,让济宁人才成为“济宁人物”。人才绿色通道坚持提质升级擦亮*德品牌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领导干部要讲*德等重要讲话精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为*之德”为主题,倾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干部*德教育基地。“开展*德教育”被纳入《—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济宁干部*德教育基地被中组部列入省(部)级*委批准成立的干部*性教育基地。目前,基地已承接各类班次余期,培训学员8.6万余人,成为辐射全国的重要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的余名高级公务员来基地开展了体验式培训,实地聆听“中国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济宁干部*德教育学院持续完善教学内容
聚焦“明大德”要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志道忠诚”等核心理念,开发《习近平*德观的传统文化意蕴》《儒学修养论中的*性修养借鉴》等专题课,打造了孔子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讲话精神”、孔庙弘道门“弘道明志”等教学点。聚焦“守公德”要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民担当”等价值追求,开发《传统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奋斗精神与传统文化》等专题课,打造了孟庙“仁*民本思想”、曾庙“仁为己任、担当弘毅”等教学点,打造了10多处展现传统民本思想当代实践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聚焦“严私德”要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等思想精髓,开发《传统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华传统美德与领导干部*德修养》等专题课,打造了孔府戒贪图“传统廉*思想”、孟府大堂“规矩之道”、曾庙三省堂“修身思想”等教学点。
持续提升教学体系
着眼于管用有效、入心入脑,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方式,力求把新时代*德要求讲到干部心坎里、讲进干部头脑中。精心打造课堂教学,开发了30余堂专题课,《为*之道以德为先——习近平“*德观”的传统文化意蕴》专题课入选中组部“全国好课程”,《孔氏家风与新时代*员干部家庭建设》等2堂专题课入选省委组织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全面开发现场教学,依托曲阜“三孔”、邹城“两孟”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孔子大学堂等现代文化设施,以及金乡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和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红色文化纪念地,打造了30多处现场教学点。深入打造体验教学,打造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嘉祥大学书院等体验场所,完善提升以诚信、孝善等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教学点,更好展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创新开展礼乐教学,创作了山东快书《官箴碑》、渔鼓《孔子试徒》、情景剧《鸡黍之约》等喜闻乐见的礼乐教学剧目,拍摄了专题教学片《*德的力量》,让学员在传统礼乐文化中滋养道德情操、提升*德修养。持续深化教学研究
注重对人才、科研、教师、教材“四个资源”的统筹整合,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应用能力。统筹人才资源,对接儒学、*建研究专家和精通传统文化的领导干部,成立了济宁干部*德教育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任北京大学、中央*校、山东大学等5名专家为“尼山学者”,定期来济宁为干部*德教育专题课打造、学术咨询、研究交流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统筹研究资源,连续四年在省社科规划中设立“干部*德教育”课题选题,开展79项课题研究。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实践基地”,用好高校高端研究资源提升研究水平。统筹教师资源,面向本地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乡土人才,选拔一批*治理论强、传统文化素养高的复合型师资,建立了余名专兼职结合的“*德教育师资库”。统筹教材资源,成立干部*德教育丛书编委会,译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开发辅助教材,出版了“四书”译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思想》《*德思想与实践研究》《王杰精神的时代价值》等11本教材。持续优化办学机制
济宁干部*德教育教学资源分布在曲阜、邹城、嘉祥、金乡、汶上、微山等6个县(市),为确保培训质量效果,基地坚持统筹资源、整体打造的“一体运作”办学原则,强化规范管理。健全“全面统筹”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干部*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统筹动员全市力量,全力共建干部*德教育基地。构建“一院多区”的基地布局,全面统筹整合教学资源,以济宁干部*德教育学院作为面向全国开展*德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在曲阜、邹城、嘉祥、金乡、汶上等地设立了*德教育教学区,形成了“一院多区”的基地办学格局。强化“一体运作”的规范管理,对市县两级承办的各类班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审批、统一监管、统一考核;制定规范完善培训管理的针对性措施,做到培训主体、班次审批、师资选配、内容审查、教学形式、管理服务等“六规范”,有效保证了培训质量效果。干部*德教育基地布局图坚持“两个绝对”建设模范部门坚决贯彻“*治上绝对可靠、对*绝对忠诚”要求,打造“讲*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市委组织部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组织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抗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用苦干实干让市委放心、让群众满意。
坚持*治立部
牢牢把握部机关*建走在前面、作出表率的基本定位,持续深化模范机关、五星级*支部创建。抓好每月一次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积极开展形式灵活、内涵丰富的主题*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组工干部*性锻炼。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动员广大组工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先后选派57名干部沉到一线,直接补充基层防控一线力量,发动全体机关干部捐款捐物,选派两个“四进”工作组到基层一线开展工作。扎实开展*史学习教育,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实施“学透百年*史、讲好百堂*课、调研百个村居企业、实施百个为民项目、联建百个基层*支部、培树百个亮点品牌、表扬百名优秀组工干部”的“七个一百”工程,推动*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能力强部
深化“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常态化举办“组工干部大讲堂”,推动部机关干部深学理论、精学业务。采取专题培训、跟班学习、轮岗交流、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组工干部知识结构。选派部机关干部参与第一书记包村、联系城乡居民家庭、到社区报到、民意“5”来听等工作,在基层一线接受锻炼。实施组织部门“忠诚担当、专业提能”系列培训计划,举办全市新进组织部门干部、新任组织人事科长等专题培训班,加强业务培训和部风教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制度,部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调研,有关调研课题多次获评全国*建研究会、省*建研究会、全省组工调研优秀成果。坚持从严治部
严格执行组工干部“十不准”“十严禁”纪律,制定出台《济宁市委组织部从严治部二十条规定》《关于加强全市组织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全面从严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干部。制定《济宁市组织工作限时办结办法(试行)》《济宁市委组织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部机关90余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实现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出台《组织部门内部风险防控工作规定》《市委组织部岗位风险点排查材料汇编》,进一步织密扎牢廉*风险防控网。认真履行*风廉*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制定支持配合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工作的《实施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中国共产*组织工作条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以“守正”的定力推进干部工作,以“求实”的能力建强基层组织,以“创新”的活力打造人才高地,以“提质”的动力深化*德教育,以“从严”的毅力建设模范部门,在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不断彰显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周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