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于钦画,女,年12月生人,现任高密市凤城艺术团*支部书记、团长,高密市美如画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校长。“舞蹈如画”是莫言老师给她的题字。她热爱舞蹈事业,从事群众文化创作及传播30多年,少儿舞蹈教学12年,被授予“全国最美公益教师”、中国艺术教育公益行“爱心大使”、“潍坊市群众文化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好人力量
让家乡传统文化再现异彩
高密文化底蕴深厚,如何用舞蹈的方式,用现代的审美和创造把本土文化呈现出来并传承下去,是于钦画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为挖掘家乡传统文化、她深入民间采风学习,不断搜集资料,拜访老艺人,总结提炼出可塑性的肢体动作,展现非遗文化高密四宝所富有的内涵;原创舞蹈《四宝情韵》,荣获潍坊市“风筝都文化奖”等各类大奖。
“高密地秧歌”是我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老艺人已寥寥无几,亟待传承保护。于钦画主动拜地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兆章老师为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地秧歌的各项技能,每个角色逐一尝试,主动承担起传统舞蹈“地秧歌”培训班的指导工作,并在艺术团成立了“高密地秧歌传习培训基地”,挨家挨户寻找地秧歌老艺人,聘请他们参与排练和指导,自愿出资承担他们的劳务费。她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进行提炼加工,先后培养了70多名地秧歌小学员,自主创新改编的儿童地秧歌《地跷梦》参加了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届花儿朵朵少儿舞蹈大赛,荣获了一等奖和优秀编导奖。年,高密地秧歌代表潍坊市舞蹈家协会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支代表队,受邀赴宝岛台湾参加“欢聚闹元宵”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并接受了厦门卫视《两岸新闻》、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的采访和报道,大大提高了高密地秧歌的影响力,传统地秧歌在现代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于钦画也因此被推选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将舞蹈事业融入公益
于钦画积极引导孩子们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让每一名孩子都能感知社会、奉献爱心。她多次参与“春蕾计划”捐资助学活动,带动孩子们将自己积攒的压岁钱拿出来帮助贫困女童继续学业;为了圆农村孩子的舞蹈梦,她自己开车跑几十里路去东北乡义务教孩子们跳舞;自己出资一万多元为智障儿童学校“星熠家园”制作园歌《静等花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倡导孩子们以“舞”抗疫,所编创的少儿抗疫舞蹈《我听话》在网络推出,并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展播。
于钦画与*乌苏市巴音沟牧区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合影年于钦画参加了全国第三届艺术教育公益行---走进*大型公益活动,被分配到*乌苏市“巴音沟牧区中心学校”。当踏进学校时,面对眼中的破旧校舍、衣着褴褛的孩子们,带着对孩子的爱,她坚持舞动在教室的尘土中。一堂课下来,鼻腔和嗓子干燥、刺痒,难受得要命,可孩子们眨巴着大眼睛,透着清纯无邪的目光问:“老师,明天你还来吗?”“老师,你能在这里多呆几天吗?”她使劲点点头说:“来!一定来,一定多待好多天”,这不是空许诺,而是真想多爱爱这些哈萨克族的孩子们。得知留守儿童达木缺少父母的爱最多,于钦画主动给他买学习用品、玩具,跟他谈心,陪他吃饭,让他变得不再孤僻,话开始多了起来,连学习也有了进步。仅仅七岁的小达木很知道感恩,主动帮她关窗子,打扫卫生,并早早地打来水,把地面润湿,减少跳舞时尘土带来的不良刺激,每每看着小达木来回窜动的幼小身影,她当母亲的心像被什么揪了一下。支教活动结束那天,当她拖着行李转身走的一瞬间,小达木突然疯了一样跑过来,紧紧地抱住她,仰着头满眼期盼地问:“老师,我该怎么去爱你,你才可以不走?”她瞬间震撼了,抚摸着他圆圆的脑袋竟无语对答,泪如潮水般涌了出来。她始终用爱来关爱这群哈萨克族的孩子们,将爱的语言融入舞蹈中,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欢。那一年,她被授予中国艺术教育公益行“爱心大使”荣誉称号。于钦画荣获中国艺术教育公益行“爱心大使”年10月,她又踏上了全国第六届艺术教育公益行---走进山东邹城高李村小学公益支教的旅程。这次支教她遇到一个“问题孩子”李明泽:爸爸在国外打工,家人过于溺爱和放纵,“少爷气”很重,老师一管教,家长就到学校闹,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学校不敢管、老师不敢教的现象。有一天排练,他故意站在舞台口不动,她走过去劝说他,男孩却用仇恨的目光瞪着她,对着她的胸口冷不防就“咣!咣!咣!”三拳。她忍着钻心的疼痛稳定了一下情绪,想继续借此说服教育他,这时孩子的班主任却走过来说:“于老师,别管了,你管不了的”。
于钦画到山东邹城高李村小学公益支教她始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是问题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有时间,于老师就尝试与他沟通交流,让他改正一些坏习惯,该严厉的时候就板起脸,该表扬的时候她也毫不吝惜。在于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李明泽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支教汇报演出结束后,李铭泽走到她跟前,支支吾吾的说:“于老师,我不想让你走,你不走行吗?”接着就哇的一声哭了,紧紧搂住她的脖子好久没有松开。这个“问题学生”也敞开了心扉,学会了关心别人,她心里暖暖的,也为能够帮助到这个孩子感到欣慰,也希望他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一年,于老师被评为了“全国最美公益教师”。
处女作《美如画》一书正式出版年12月,历时两年多的创作,于钦画的处女作《美如画》一书正式出版。她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母亲的怀念、对文化和生活的感悟、对舞蹈教育的理解以及对美的探索追求融入其中,用心讲述故事。书中的文字是她内心的独白,它不华丽,也不夺目,但它有爱的温度,有情的浓度。她出书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想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启发更多人对文化的认知、对艺术的了解、对美好的追求,还有对公益的热心。年,于钦画积极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召,将美如画文化艺术培训学校设为高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学堂”,公益为部分农村家庭困难孩子和中老年舞蹈爱好者授课,帮助他们圆自己的“舞蹈梦”。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誓言,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本职的工作。回首多年来教师生涯的足迹,她认为自己时时刻刻被周围的人感动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将在教育教学的平凡岗位上,持之以恒、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继续走好自己的公益之路!胡诗强:十年如一日书写人间最美的“孝”人物简介
胡诗强,男,年11月生,高密市朝阳街道畜牧兽医站工作。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在高密有一位叫胡诗强的好女婿,他十年如一日照顾年迈多病的岳母,街坊邻居无不翘起大拇指夸赞。老人重度脑梗半身不遂,他给老人端屎端尿、洗洗涮涮,从不嫌弃;老人气管切开无法正常进食,他给老人打流食、消*、吸痰、翻身,样样亲为;十多年来,他用无私的爱谱写出一曲孝敬父母的动人乐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女婿何止半个儿”。好人力量
感恩岳母,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胡诗强生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他跟妻子是裸婚,那个时候的他既没有房子车子,也拿不出彩礼,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可岳母一点都不嫌弃,不仅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同时还帮他操持着办了婚礼。他对岳母感恩备至,一直念着岳母当初对自己的好,当岳母老了需要人照顾时,他二话不说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年,身体本就不太好的岳母忽然得了脑梗,在医院一住就是60多天,住院期间岳母不能下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他尽心尽力地给岳母喂药送饭、端屎端尿,很多时候顾不上回家,医院的地板上眯一会儿,醒来继续伺候岳母。就这样,岳母因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最终还是落下了半身瘫痪的后遗症,起先还能自己拄着拐杖行走,后来,接连犯过几次病后的老人瘫痪在床,生活彻底不能自理,24小时离不开人照顾。照顾半身瘫痪的病人非常熬人且劳动量很大,妻子的小身板每次给岳母翻身非常吃力,翻完身都会累出一身汗,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毅然挑起了照顾岳母的重担。他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岳母床前问候,“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想吃点什么?”中午,匆匆赶回家为岳母做饭;晚饭后,陪岳母聊天,逗岳母开心,与妻子一道每晚坚持为老人泡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既干净又愉悦。为了不让老人生褥疮,需定时擦洗身体、清理大小便,因老人必须两小时内翻一次身,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后来他直接把床支在了老人床边。多年来,胡诗强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岳母一有点动静,他就跟条件反射似的,赶紧起身看看老人。在他的照顾下老人身上从没起过一个褥疮,肤色红润。岳母逢人就夸“我这个女婿人品好、实在,就是典型的孝子呀!”胡诗强对岳母的悉心照料和毫无怨言的付出,他的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加坚定自己当初裸婚的选择是正确的。胡诗强与妻子一起照顾卧床的岳母年冬天老人因前期脑梗积累的并发症生命垂危,医院进行抢救,前后住院三个多月,在重症监护室住了48天,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术后无法正常进餐,全天需靠制氧机进行呼吸,胡诗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手术后老人吞咽功能丧失,进餐都得用流食需要通过管道推注,每隔4小时就得推一次。为了让岳母的营养跟得上,胡诗强空闲时间就查资料、配食谱,他每天先配好老人的饭,加工好后给老人推注完自己才吃饭上班;老人长期卧床痰多且无法吐痰,他就用吸痰器不定时给她吸痰;岳母需要每天进行口腔清理、导管消*、一个半小时翻一次身、四小时推一次流食等,这些活繁琐又复杂,可他却比妻子掌握的都熟练,只要他在家,他就主动承担照顾岳母的工作。
孝老善举,带动孩子传承中华美德
日复一日,胡诗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好岳母,就像一只陀螺似的不停地转啊转啊,几乎没有停歇下来的时候。可是对胡诗强来说,自己忙一点、累一点不要紧,能让老人有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最重要。胡诗强用中华传统孝文化的拳拳孝举,温暖着他的亲人,温暖着他的妻子和女儿。
胡诗强与女儿一起照顾卧床的岳母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尽孝是胡诗强教给两个女儿的第一堂课,他和妻子身体力行践行着“孝老、爱亲、行善事”的家风。在夫妇俩的影响下,每当女儿们看到胡诗强为姥姥推饭推药、端屎端尿、洗洗涮涮、推拿按摩,她们都会主动上前帮忙。每逢休息日,她们都喜欢围在姥姥身边,给姥姥洗脚、剪指甲、换洗衣服、讲故事,从来不嫌累,逗得老人喜笑颜开。两个得力小助手,每次都乐此不疲的帮爸爸妈妈照顾姥姥。所以,言传身教才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
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胡诗强却用实际行动将这一俗语击得粉碎。胡诗强以一颗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家人的情,每天不嫌脏、不怕累地伺候老人,让长辈老有所养、住有所安、病有所医、老有所乐,堪称孝老爱亲的好榜样。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成。孝是人根,人为家根,家为国根,根正天下平。
生死8分钟!高密仨警察救下突发病人人物简介
守护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警察的惩治犯罪,医生的救死扶伤……而当惩治犯罪与救死扶伤结合,这其中又是一段怎样惊心动魄又让人倍感暖心的故事?面对办案途中突发急症倒在路上的群众,高密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三名民警及时上前施救,以实际行动守护了群众安全,并让急症病人转危为安。
李秉君杜德存刘强好人力量
群众突然摔倒在地,他们毫不犹豫上前5月31日上午,高密市公安局民警刘强、李秉君、杜德存三人驾车前往潍坊市办理一起案件,他们在潍坊北海路福寿街路口等待信号灯的过程中,突然听到在车的后方有电动车倒地的声音,“回头一看车后方右转车道中间趴着一个人,第一反应是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没发现有其他车辆跟他接触”,坐在警车右侧的杜德存回忆到。驾驶警车的李秉君没有丝毫的犹豫,发现有人倒地后,立即打开警灯和双闪,并提议“赶紧下去看看”。下车后的三人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李秉君和杜德存就迅速来到了倒地群众的身旁,李秉君下蹲查看病人状况,杜德存拿出手机拨打,刘强见状,并未上前,而是站到了他们的来车方向,指挥正常行驶车辆注意避让,防止发生事故造成二次伤害。没有专业的演练,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面对突然发生在身边的倒地的群众,三个大汉就这样果断、迅速地展开了救助,这份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他们多年来并肩从事公安工作的深度磨合,也是他们良好素养的完美体现。
李秉君和杜德存果断采取急救措施面对突发急症患者,他们义无反顾救助“在现场,群众昏厥不动趴在路上,应该是突发急症”。李秉君一边猜测病人的状况,一边和杜德存一起动手,让原本趴在路上的病人平躺。几分钟后,倒地群众突然开始抽搐并口吐白沫,还无意识地翻滚。李秉君判断,此类情况应该是癫痫发作,而凭借曾经接受的相关培训常识,面对此类病情的处置,防止病人口腔杂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和防止无意识的翻滚引起副损伤是救治关键。容不及多想,李秉君立即徒手帮助病人清除口腔异物,为了避免病人头部受到损伤,杜德存还特地拿来一个矿泉水瓶垫到病人颈部,为减少病人无意识的翻滚,李秉君、杜德存二人极力控制病人的动作,路过现场的两位市民也加入到了救助的行列,最终及时控制住了已经在路上无意识翻滚了多次的病人。随着病人的稳定,意识也逐渐恢复。民警们与过路群众合力参与救治在下车展开救助的这八钟的时间里,他们有对病人状况的担忧,有控制病人无意识翻滚的精疲力尽,但也有过路群众的鼓励和认可。经历了身心疲惫,换来了大家想要的结果,最终,群众转危为安。“虽然以前培训时了解过这种情况的处置,平时也在电视上、网上看到过,可是现实中真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没底,但还是要主动靠前,一个群众就突然倒在身边,不施救怎么行。”李秉君说。纵然心中充满未知,但警察的职责使然,让他们在面对群众危难时,坚定的选择义无反顾。救助病人转危为安,他们认为微不足道在病人恢复意识后,他们将其搀扶至路边,在与其沟通以后,三人便驾车离开。当他们坐上车的那一刻,突然感到疲惫,“这个人太壮了,力气很大,当时只觉得很费力,其实为了控制他的无意识翻滚,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参与救助的杜德存说。而在三人办案的路上,却展开了对如何规范救助突发疾病群众的激烈讨论。“平时多学点急救方面的知识总归是有用的,像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警察这个职业决定了以后遇见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而如果以后再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这其实是一件挺自豪的事。”李秉君说。外出办案返回后,李秉君并未将此事告诉家人,但其妻子在事后第二天还是收了朋友发给她的视频,得知丈夫办案途中救助一名倒地群众,问丈夫为什么没有听他回家说起,李秉君说“这就是一件小事,什么好说的。”今年47岁的李秉君是一名从警22年的警察先后在派出所、特巡警有过工作经历。“比起抓捕犯罪嫌疑人,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据了解,去年以来,杜德存同志认真学习业务,钻研经侦领域出现的新特点,参与侦办刑事案件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蔡洪信:建设向善向美“好人家园”人物简介
蔡洪信,男,汉族,中共*员,高密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年参加工作,年11月至今担任高密市醴泉街道西关社区*委书记、主任。他团结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擦亮“同心向*·厚德西关”品牌,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形成了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的新格局。西关社区先后获评“山东省文明社区”“潍坊市文明单位”。蔡洪信被授予第八届“潍坊市十大孝星”、潍坊市“百名鸢都先锋”、“潍坊市优秀共产*员”、“高密市优秀共产*员”、“高密市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好人力量
向善向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好人家园”
蔡洪信大胆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高密西关样本”,打造好人+志愿者模式的“好人家园”。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目标定位,聘请十几年如一日爱心帮扶困难群体的“全国最美家庭”吴宗海、尉迟衍玲夫妇,把幼年失聪的一双儿女培养成才的“全国五好家庭”高华菊夫妇,投身社会公益帮助退役*人就业创业的“全国优秀复员退伍*人”冯涛,业主与物业的“和事老”、西苑小区*支部书记王秀梅等12名“德”泽邻里、“能”付乡邻、“义”归居民的社会贤达请进“好人家园”,为居民提供无偿志愿服务。同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引导居民有问题进“家园”谈、有困难找“好人”帮。截至目前,“好人家园”直接或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个,开展孝老敬亲主题演讲、解难助困就业培训、邻里故事会、健康讲堂社区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6场次,受益居民余人次,引导形成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能量核,聚变成积善成德、明德惟馨的道德高地。
蔡洪信在“好人家园”与业主沟通交流为了让辖区居民享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蔡洪信还在社区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四点半学校、*员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大讲堂等。邀请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为社区居民们提供剪纸、朗诵、戏曲等教学活动及医疗咨询、按摩保健活动等。成立西关太级拳队、凤凰公园快乐健身队等各类居民文化志愿服务队伍10多支。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比赛、庆祝“重阳节”、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活动,在辖区居民中营造了浓厚的讲文明、树新风、孝老爱亲、向善向美的舆论氛围。躬身为民,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
年当选为西关社区*委书记以来,蔡洪信就养成了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的好习惯。先到社区转一圈,查看环境卫生,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主动解决急难愁盼的“烦心事、闹心事、挠头事”。针对部分街巷破损、基础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他多方筹资修复了永吉路、公园前街、田家庄大街、西关新五村中心街、新兴街四巷等5条道路,约计2.4万平方米。对所有平房统一粉刷,共计6.3万平方米,背街小巷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统筹社区物业资源,组建馨安物业服务公司,全面托管12个老旧小区。其中,城区老旧小区——西苑小区经过改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区房价较改造提升前每平方上涨了多元,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实现了量质齐升。蔡洪信带领社区居民完善小区基础设施“现在,我们辖区有12位家庭特别困难的老人,还有5位老人瘫痪在床,行动不便。”说起社区老年人的情况,蔡洪信了如指掌,为了让他们安享晚年生活,蔡洪信和社区两委班子定期为老人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月蔡洪信都会挨着来到老人家中,陪他们聊天说话。“俺们的手机里都有小蔡的电话,遇到啥事,一个电话保准能帮着解决。”李大娘笑着说。他每年筹资余万元为西关老社员发放生活补助金,为老居民集体垫交高档居民医疗保险,为贫困人员修缮房屋、改善设施居住条件。带头捐款帮助突发意外的家庭走出困境,帮助他们及时享受惠民*策。“小蔡是社区的好书记,更是俺们老年人的知心人,他让我们在这里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今年76岁李大爷笑呵呵地说。蔡洪信与辖区老人交流知难不畏,做社区居民的“主心骨”
平日里他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战“疫”中他化身千家万户的“守护神”。疫情防控初期,辖区居民惶恐不安之际,蔡洪信带着一只简易的口罩深入到防疫一线,科普宣传、入户摸排、路口查控、全域消杀……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匆忙奔波的身影!年夏季防汛期间,蔡洪信24小时值守在社区,冒雨查看贫困户、孤寡困难户房屋漏雨情况、辖区排水通畅情况,及时指导处理,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蔡洪信带头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参加工作以来,蔡洪信始终身体力行,做到平常时候看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机关头豁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少爷们培养了我,*教育了我,我就应该为*分忧,为民解难。桃园片区二期、北关交通片区、省级仁和化工园等片区和项目搬迁、清障期间,蔡洪信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入户和搬迁户沟通交流,耐心做好每户搬迁户思想工作。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从早到晚奔波在防疫一线,常常凌晨1:00左右接到紧急电话,往往解决好问题后早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三四点钟了。今年1月份,桃园片区二期回迁,蔡洪信和回迁工作专班的同志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逐户征求居民意见,逐条制定回迁方案,保证了户居民春节前乔迁新居,桃园片区二期也成为高密市第一个回迁安置片区,得到上级*委充分肯定,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广大居民广泛认同。蔡洪信走访听取群众建议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社区的一把手,他了解辖区内的大事小情,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辖区居民和社区的工作都比较熟悉,他提出的很多建议被采纳并在本地实施。多年的工作磨练,激发了蔡洪信骨子里“知难不畏难、抢滩不守摊、扛事不避事”的刚劲韧劲,更激励着他向更高目标奋力求突破开新局,不断开创西关社区各项工作新局面。道德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以榜样为力量,褒扬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人的善举,感恩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人的付出,让崇德向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身边的好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城市也将会变得更加文明美丽和谐。来源:高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